存为题目

时间:2022-01-11 11:56:30 作者:会员上传

存记忆为历史,非存历史为记忆。

——题记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外的江岸两旁被长江的血泪所染红。她亲眼目睹了施加在其养育了五千年的孩子们身上的暴行,更与中华儿女一同记住了这血色的悲剧——南京大屠杀。那是一种弱小无力所带来的屈辱,那是一种同根却无奈所带来的痛彻心扉。这种滋味不好受,但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反复提起并且要求我们永远铭记。为什么长辈们要一次次地撕开这个伤口,是要卧薪尝胆,像越王勾践一样向侵略者复仇么?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亲身经历了日军钢刀洞透身体的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所讲。或许这正昭示那段悲恸历史的价值——化伤痛为前进的动力,让悲剧不在未来重演,不管是在自己身上还是在别人身上。

记忆是曾经的事实,本身不具有任何可塑性,因此仅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具有任何价值的。但当有人去欣赏思考,使它成为历史时,它就被赋予了意义。

但历史从来都不是过去式,曾经不过是冰山一角。这幅画卷的广度因为缥缈的时间终点而能近乎无限延长。宏伟的历史也不是一部史书,只由重大事件所构成,他忠实地记录下你所思考的一切,所做的一切。或者若是说,你就是历史的绘画者之一,每个人都拥有着画卷的一部分。你可以回顾之前的墨迹以及借鉴他人的画作来让接下来的历史更加绚丽,而你的杰作由会融入到别人的作品里面,生生不息,永久传承。但漫长的路会让人的视线无法到达,历史的不停展开也会使那些潦草丑陋、无人欣赏的画作被人遗忘,最后永远埋葬在灰尘当中。

时间是手里的沙,无论你如何使劲地合拢手掌,它还是从指缝里逃走。倒不如蹲下认认真真地用它画一幅精彩的沙画,就算风一吹,它和你在这世界里留下的痕迹似乎都烟消云散,但不要感伤,因为在历史那端的人手中,还留存着它。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