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醒之,以行践之-议论文范文900字

时间:2022-02-07 07:36:25 作者:会员上传

古语言:“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见不知者愚,只知不践者昧。所以我们要饱览群书,但更要事事躬行,以知行合一的态度,探寻人世的惠理,并活出自己的独一。

“论先后,知为先”,我们应以书本知识筑就精神根基。且有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能从远古的荒芜更迭到现代的繁华,书乃功劳无量,其传承的知识更是给予了我们巨人的力量,明惠了我们的思想,给予我们前世技量。所以,书本知识我们不得弃之。

但每个人的人生路都是独特的,不能由书本上的内容粘贴复制,所以若尽信书而不实践,就只会深陷经典唯物主义的沼潭,落得半身陨落的田地。所谓“不如无书”,非劝导我们摆脱书本知识,而是警戒我们要事事躬行,步步亲闯。

“论轻重,行为重”。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来由仍回荡在眼前,大跃进带来的帧帧惨痛的画面至今触目惊心,天灾,饥荒,连连的灾祸使得民不聊生,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并填补理论与实际行动之间的鸿沟。时至今日,这些沉重我们已不在亲身经历,但教训我们应辈辈铭记,抛弃纸上谈兵的不良习气,将架之高阁的理论拽回行动的地面,摈除坐井观天,雾里看花的作态,而是踏踏实实,步步脚印走笃行。

以理醒,以行知。当今社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无坚厚的知识无已在这日新月异的节奏中立足,无笃实的行动也必然被时代潮流不流情面的抛弃。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更应传承这份知行合一的精神和挑战风险的重担。遥想李时珍当年,为编部一本《本草纲目》而游遍三川南北,尝尽花草药味;再议革命时期毛泽东以武装反抗,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及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冒险实践带领我们的工农兵走出适用中国特色的革命路途;又及今日的比尔盖茨投身网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换去的成功,再到中国科学家们为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前仆后继的奉献,这些无不是依靠着实践的力量。吾辈亦应以史自鉴自勉。

但道理显现,用之者却甚少,究其原因是因实践是充冒险且需要勇气的,大多数人都沉溺于经验之下的安逸中,而逃避着实践的艰难险阻。但世界是公平的,“站在岸上的人学不会游泳”,要想回“游泳”,就比得具备“下岸”的勇气,平庸与否全看我们行动。

“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只有用“路”去实践了“书”,人生才会有更多更好的风景与出处。正如“醉过之酒浓,爱过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我不能做你的梦”——酒浓情重乃自身感悟,诗与梦须自己品尝。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