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脚下的土地-议论文作文900字

时间:2022-02-07 07:36:25 作者:会员上传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当新年的第一道阳光划破云海,一点两点漏过错落的树丛,穿过清蒙蒙的雾气,落在2020的大地上,洒下一地斑驳,掀起一片欢声笑语时,没有人知道,那祸害人间的魔头——新冠肺炎病毒,正悄悄跟随着,不到一个月,确诊数字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增长,牵动人心。

幸运的是,当这个消息传遍大江南北时,一群身穿白色大褂的战士们主动请缨作战,他们放弃家中安逸生活,剃去头发,穿上防护服,不辞辛劳,不远万里,一头扎进英雄的城市,每天围着ICU的患者转,既要治疗,又要鼓励、安慰,傍晚还要值夜班,甚至连夜开会。穿防护服要很长时间,所以他们戴着纸尿裤,为了制造一个卫生的环境,他们三餐并作一餐吃。每天24小时会有几百场手术,但他们拿手术刀的手从未酸痛,哪怕防护服后已经精疲力竭,但他们并未轻易放弃。疫情的背后,是一群战士为了人民尽心尽力,中国的背后,是一群英雄为了祖国鞠躬尽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哪有什么真正的英雄,不过是有人需要,而有人愿意牺牲罢了。“我不知道你的名字,看不见你的样子,但我知道,你在护我平安。”

钟南山和李兰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们曾一度出现在各大电视新闻与热搜榜上,与“新冠肺炎”四个字组合在一起。钟南山老人84岁了,李兰娟院士也年过花甲,含饴弄孙的年纪,还在为这片被劫难重创的神州大地殚精竭虑。17年前,当非典肆虐时,他们临危受命,领兵作战,保家卫国。17年后,武汉危在旦夕,他们再度领命,率领千千万万的战士们,日以继夜地抗击疫情。不知道,我们还有几个十七年,可以留住这些英雄。但我们知道的是,有些人,就是上帝赠给人间的宝物,是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们会踩着七彩祥云,拯救世界。比如至尊宝,比如李兰娟院士,比如钟南山院士。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樱花将灿之时,雾尽风暖之际,我们可以脱下睡衣,摘下口罩;我们可以涌上街头,吃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我们可以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散步,晒太阳;我们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

在此之前,我们要坚守英雄的城市,不让病毒伤害我们爱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坚守脚下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尽这14亿分之一的力量,等待那胜利的凯歌。风雨无阻,我们向前进!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