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关于教师与学生-记叙文900字

时间:2022-02-23 07:36:25 作者:会员上传

淅淅沥沥的春雨斜织着田埂,新生的麦苗朝气蓬勃,它们化了一冬冰冷的死气,青翠欲滴地迎风而摆。

教室中的小远也似乎被这第一场春雨从头淋到尾,精力节节升。他勾着脖子向窗外投去目光,聚焦处是学校试验田里种着的小麦,它们此刻正顺着风的节奏画着波浪,也似乎恭敬地俯身邀请与人同欢。小远出了神,黑板上数学老师激情的讲解也似化成唰唰的雨点声。

“能抛开课本在这麦田里打个盹,头顶上是一碧如洗的天,背脊下是潮湿松软的麦,再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中新鲜的泥土味儿……或者干脆伸手随意捻下几穗麦穗,嚼上两口,凉凉的,面面的,满嘴清甜……”

“小远!发什么呆!知道我讲哪儿了吗?起立把神给我唤回来!”三角尺敲击黑板的咄咄声犹如雨中惊雷,于是刚到嘴边的麦穗化成了泡影,“啪”地一声化灭在小远耳边。他瞬间打了个激灵,在同学的哄笑声中红着脸站了起来,并手撑在桌子两边,小心翼翼低着头,不敢看一眼老师眼中燃着的小火苗。“哼,真是不学好啦,知道现在时间多紧吗?”老师声音严肃而愤怒,小远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头近乎塞进外套里,羞愧地将他整个人都裹了起来。

小小的插曲很快过去,老师清清嗓子继续进行教学,小远也再没了看向窗外的丝毫勇气。脖子开始酸了,脚也开始麻了,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也跟小蚂蚁似的看不清了……小远难受极了,但最让他难过的还是自己的错误,作为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会重视老师心中对自己的看法,“老师会不会对我失望透顶啊?会不会因为这事儿上课对我有意见……”太阳出来了,窗外大树上的积雪砸向了玻璃,慢慢消化,看着流淌下来成股的水滴小远心也化凉了大半。

一分一秒地熬到下课,铃声刚打全班都小小的嘈杂起来。小远晃了晃酸疼的脖子,避开了那双他觉得会带着责备的眼睛。老师忽然用冰冷的三角尺敲敲讲台,想唤回一颗颗早已躁动的心,“安静!同学们再稍等一分钟!”班级又回到了鸦雀无声的状态。小远也有些奇怪的微微抬头,只听老师洪亮的声音响起,“大家都知道春天到了,雪也化得差不多了,这麦田,可真是漂亮啊。”同学们不明所以,只有小远被戳穿心事而猛然抬头,竟对上了一道温暖的视线,“但是,上课专注的心,绝不能化啊。”老师微笑,小远瞪大了眼睛,猜疑顿时化得一干二净。

原来,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关心,是永远不会化的。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