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东湖旅店-周记作文900字

时间:2022-02-22 07:36:25 作者:会员上传

星期六,我在小作家学会的带领下来到东湖旅店进行参观。

来到东湖旅店,我便被门口的雕像所吸引了。雕像栩栩如生,上面刻着许多历史名人,其中就有周总理、连贯和茅盾。下面还刻有一行字,是茅盾爷爷说的:“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大门右侧还写着“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这些雕像和字,已让我隐隐知道在这东湖旅店一定发生过什么重大的营救行动。

我们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行红色大字,正是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深受启发。我们学习历史知识、参观历史博物馆,不就是为了在历史中学习实践经验、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吗?

接着,我们往里走,来到了第一展区。在这里我了解到了“皖南事变”。1941年初,皖南新四军直属部队9千余人,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8万余人的突然袭击。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等先后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了解皖南事变后,我不禁因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更加为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感到担忧。在这样的心情下,我继续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迫切想要知道后续。

在皖南事变之后的危急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把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和文化名人转移到香港,继续开展抗日图存和反顽救亡宣传活动。这就是在东湖旅店所发生的粤港秘密大营救的背景。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第二展区。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关于东湖旅店的历史沿革。东湖旅店是惠州绅士崔雨亭1935年兴建的西式洋楼,前庭后院,构造别致,占地近千平方米。1940年日军侵占惠州时烧毁了大量房屋,导致大多数酒店旅馆无法营业。崔雨亭便把此楼改为东湖酒家,后称“东湖旅店”,沿袭至今。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还了解到了一些令人难忘的营救故事。如廖承志的“惠州诗草”,廖安详的“源吉行”,以及茅盾夫妇在东湖旅店亲自烹饪的“年夜饭”等。在一个个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大营救的惊心动魄与危急,更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爱国情怀。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三展区观摩了这次秘密大营救的胜利。观看完史料,我也沉浸在大营救胜利的喜悦中。

秘密大营救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个震惊中外的历史奇迹。我感慨,原来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个旅店,竟发生过如此惊心动魄的一次大营救。我深深地被东湖旅店吸引了,里面的人和事都令我无法忘怀,里面的人都有着一颗爱国之心,里面的事也让我热泪盈眶。我不会忘记2021年2月6日我曾来过这充满历史气息的红色基地。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