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写事作文1300字

时间:2022-04-07 07:36:26 作者:会员上传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最传统的节日之一,它象征着美好和喜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首《元日》中,让我体会到春节的喜气洋洋的气氛。

在腊八节,家家起早熬腊八粥,腊八粥里有花生、枣、榛子、栗子等很多的材料。一碗腊八粥摆在你的面前,整个人仿佛被浓浓的香气包裹着。

在除夕的前一天下午,奶奶骑着电动车驮着我和弟弟,去集市买红红的对联。来到集市,满街的对联眼花缭乱,摊位上、门帘上都摆满了对联,就连汽车上也沾满了挂钩,挂满了红灯笼。卖“福”字的叔叔乐得合不容嘴,旁边的伯伯你一句我一句,研究着春联中的美好寓意。奶奶相中了一幅写有“欢声笑语贺新春,欢聚一堂迎新年”的对联,我相中的是一幅闪闪发亮的对联,上面写有“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的对联,我感觉这幅对联写得好,不过价钱十分昂贵,最终奶奶依了我,买了我相中的那幅。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还买了一只上供的鸡和鱼。

第二天是除夕,妈妈六点半把我和弟弟叫醒,当时的我迷迷瞪瞪地爬起来,穿好新衣服,妈妈递给我一双红袜子,上面还有“福”字——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穿红袜子代表平安、吉祥。爷爷奶奶比我们起的还要早,奶奶一早起床便准备给家里的老天爷、菩萨奶奶、财神爷、门神、水神等很多神仙上供,我和弟弟也跟在奶奶的后面磕头,祈求家人平平安安。在给灶王爷上香时,我发现灶台上有一盘彩色的糖果,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为什么要给灶王爷供奉糖果呢?”奶奶笑眯眯地说:“供奉糖果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希望他上天多言好事,少说坏事。奶奶给你讲一个故事”我坐在椅子上认真听故事,奶奶也坐在椅子上。

从前,有个人叫张生,娶了一个善良能干的媳妇,后来生活越来越好,张生却嫌弃媳妇又老又丑,于是又找了一个财主家的女儿,财主家的女儿也离他而去。张生从此以乞讨为生,后来乞讨到一个大户人家,张生发现这家主人恰巧是自己以前抛弃的媳妇,他感到羞愧万分,哪有脸面再活下去?于是,他看到烧的正旺的大锅底,一口气跳进去烧死了。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感觉张生虽然有错,但他知道廉耻,敢于反省,便封他为“灶王”,负责记录人世间的过错。所以每到这时上供都会拿糖粘灶王爷的嘴,希望向玉皇大帝多说好事,少说坏事。

奶奶讲完后,我恍然大悟。这时,爸爸喊我贴春联我拿起春联,一蹦三尺高飞快地跑去屋外。爸爸把门拉下,用扫帚扫去门上的灰尘,然后用胶布将春联的四个角粘在门上。邻居们也都在自家门前忙活起来,街上顿时呈现出一派喜庆洋洋的景象。

一切准备完毕,我们全家一起回老家过年——苟庄。汽车迎着朝阳飞快行驶,我的心早已飞出车窗外。到了家,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喊:“老爷爷、老奶奶。”我急忙跑进屋里,80多岁的老爷爷老奶奶开心的像个孩子,我用双手轻轻抚摸老奶奶的脸颊,老奶奶笑眯眯的。

吃过午饭,奶奶在厨房里就开始准备贡品,因为一到下午,村里的人们都会把坟地里的祖先请回家里过年。厨房里飘香四溢,妈妈坐在棒子皮堆里,用手拉着风箱,大锅底的火苗烧的旺旺的。奶奶刚做好了几道菜,有鸡、鱼、年糕……馋的我直流口水,我刚想伸手揪一块肉下来,奶奶忙说:“不许动!这是给祖先上供的。”我只好乖乖的听话。

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初一街上十分热闹。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拜年了。大街上你一群我一伙,有说有笑,互相串门拜年。每磕完头后,各家的主人都会给小孩子们糖果、花生、瓜子,硕大的兜子被塞得满满的。回到家中,家人也会给我们压岁钱,我们这些小孩别提有多高兴了!

过完年后就到了元宵节,街上悬灯结彩,家家户户吃汤圆,看元宵晚会。

直到正月十九,整个年全过完了,孩子们该上学的上学,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街上分外热闹起来。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