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曲调也是歌-初三写事作文900字

时间:2022-04-07 07:36:26 作者:会员上传

常听见母亲埋怨,自己年轻时嫁错了人,跟了父亲,现在后悔了,可惜一切都晚了。

我笑笑说,那又怎么样呢?

那又怎么样呢?我想,缓缓地想,假使母亲年轻时听了姥姥的劝,有了另一个归宿,现在也许更加幸福安稳,可仍不免会在无奈中对我说:都怪自己年轻时嫁错了人,现在才感到后悔。

我甚至有些自作主张地想,父母之间的争吵与不和睦,大抵是来自文化的差异,母亲上过大学,是个大学毕业生,而父亲念到初中二年级时,就索性不再读了。生活中便因此有了很多不可避免的摩擦。

母亲性格温柔,做事也细腻,父亲则是典型的粗犷型男人。他在家常趿拉着拖鞋,一只裤腿不知何时挽起来,扑哧扑哧地在客厅里来回走。母亲便怨他:“你能不能有点大人样,还像个小孩儿似的,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父亲听了倒也高兴,一咂嘴,即兴赋诗道:“不求功来不求禄,图得安闲好幸福,此乃神仙逍遥也,乐哉,乐哉!”

母亲喜爱素净,穿衣服常常买些素色,而父亲却遗传了爷爷的性格,专爱那些大红大紫,披金戴银的装饰。他常说,人活一辈子,就要过得潇洒点,有吃的就吃最好的,有穿的就穿最好的,不能委屈了自己。母亲便笑他,说他永远都改不了农民思想和习气。于是,父亲挑的衣服,母亲不穿;母亲挑的衣服,父亲又看不上眼。

那时,我便常常觉得,父亲和母亲弹奏出的乐曲,本就不是一个篇章,更不是一种曲调,像偏离的射线,永远都不会有交点。

无法躲避,便要学着接受。平日里,父亲和母亲还是很和睦的。常常一人沏茶,一人摇扇,贴身而坐。夏日的夜晚,天空如墨的黑,星星也不过几点,一切都显得静谧、安然。

他们这时也不会有年轻时那股浪漫了,不会在有月亮的晚上说着情话,不会在有风的时候飘了思绪,他们开始接受中年的安稳。

家里的柴米油盐,乡间的住宅变化,都成了他们谈论的议题。那些伴着沧桑的话题,总能勾起他们的遐思。孩子们相继长大,又相继走出去,让家里平添了几分寂寞。这时的父母,更懂得了老来有伴的依恋。餐桌上,摆好的另一副碗筷是依恋;睡梦里,听见身旁的鼾声是依恋;生活中,对方不满的责备挑剔也是依恋……这些所有的闲杂琐事,都成了父母生活乐章中,最平稳最浪漫的基调。

不禁想,母亲之前的抱怨和对父亲的不满,不过都是生命乐章中的小插曲。于泠然动听之中,或多或少地掺杂着不和谐的音调。这或许是份遗憾,却还是要承认,生活里,若没有这些“走调”,绝不会激动人心,更不能称之为动听。

父亲和母亲,大抵便是,不成曲调也是歌吧。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