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之行_1500字

时间:2022-04-08 07:36:26 作者:会员上传

四川人怎么了?你们不是说你们最“巴适”吗?尤其是都江堰人,在5。12大灾之时,受到全国人民鼎力相助,上至80岁的老翁老妪,下至三两岁的小孩在父母的牵领下,或在学校、在社区……都积极捐款捐物,帮助你们度过难关,更有志愿者前来服务。然而在这次大灾之后的第一个黄金周国庆节,很多的游客(散客)来到都江堰旅游时,沿途竟遭当地人狠狠地“宰”了一下,使得许多游客在离开都江堰,离开成都时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你们受灾之时,我们全力帮助,可来到这里玩耍时却竟遭到如此宰,心里很想不通啊!”

我也是这次国庆游玩都江堰的一名云南游客,是仰慕都江堰千古之名而来。在这次游玩中同大多的游客有着同样的经历和同样的心里感慨。我从云南来,先到泸州耍,然后于29日下午3点乘坐泸州开往成都的豪华大巴到成都。到成都时车大约是停靠在成都汽车总站,当时已是傍晚。刚下车,就有七八个人走过来围着我问:“到城里随便哪里10元。”“住店不?”“我是自己的车,顺带10元。”……而且一直缠着我,我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在那里。这期间我抬眼看了看闪着霓虹灯的招牌“汽车总站”,因为是在车站侧后面,至于前面还有没有字,没看清楚,然后我记下了,再看看四周竟然没有一个警察或者执勤人员,难怪这些人这样猖獗。接着不到10分钟,这些人马上又说,到城里40元,有的说35元,有的说30元,等等。这使我感到不妙,其中一定有假,于是便到一个卖小吃的大约50岁的大嫂那儿去问问进城的车价。她迟疑了一下,犹豫了一下,看看四周,说就是这个价。看着她疑惑的眼神,我知道其中一定有诈,便不敢轻易上他们的车。然而人地生疏在外乡,又能怎么办呢?好久,我才到临近一家超市买了一张成都市区地图,然后在他的指引下才坐了公交车进城投宿。

第二天,我又坐一辆电三轮到茶店子车站(在旅馆问了老板,说到都江堰要在茶店子乘车)有被骗。出旅店又具体打听了一位环卫工人,坐什么公交车到茶店子车站,她说不知道,问了一个过路人,指错了路,正刚好一辆电三轮来到面前,说愿意拉我到茶店子车站,讲好价3元(开始他要4元)。结果三也就两分钟,大约就500多米的路程,他把我拉到茶店子街一处,旁边有花园(不是车站),街边停了一辆车,说是到都江堰的,就让我下车了。那个开车的高喊:“到都江堰15元”,我以为都是这个价,就毫无质疑的上了车。中途他收钱时,当地有几个听说每人15元,就开始气愤了说到都江堰一直10元,怎么就收15元了呢?问什么时候涨的价,谁规定涨的价?卖票的愤愤怒道,是他们自己规定的,咋个嘛?!最后吵归吵,全车人都还是都拿了15元。当然我一个外乡人,连吵的资格都没有,只好乖乖拿了15元。最后拿几名当地人下车时索要车票时,售票员爱理不理的说是没得了……。其实我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他们是跑的飞车。这一路从成都跑到都江堰竟然没有看见执法检查的。

当天我游了古人李冰修建的宏伟工程——都江堰,夜晚投宿都江堰城里客运中心附近,当时天下着大雨,很大,又没带雨伞,急匆匆跑到一家旅店问住宿。一个年轻的妇女看了看我,漫不经心的说:“90元一间”我问可以便宜一点或者打点折吗?得到的是冷冰冰的话语,说,没有。然后头也没抬就做她的事。我知道,她完全判断出这么大的雨我根本不会再走出她的店子了,一定会住下,而且再走,会是相同的遭遇。于是没法,我只得也不得不住下,结果上楼看见房间时,才知道那是连一般普通30元房间标准的都比不上的客房,收了我90元,而且她没安要求要我出示任何有效证明才能住宿的旅店住宿规定,就让我住了。这就是在都江堰之夜。

10月2日,我临走时在成都的这个夜晚,大约9左右,住宿在长城宾馆,闲来无事,便到街上走走,又碰到了这样两个场景:一个是一位外乡游客和三轮车人员争吵,围着很多人看热闹,外乡说他们讲好了价到这里是3元,可是三轮车夫在他下车时却还要加收2元钱,说是路程远……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外乡人还是不得不乖乖的补了钱才了结此事,因为人家三轮 车 夫人多势众七嘴八舌,像炮弹一样向他轰来,他怎能招架的住呢?另一个是一位外乡旅客从一家商店出来,忿忿然(当然是背着他所指的商店)说:“你们四川怎么这么不讲理呀,当你们受灾时我们大家纷纷捐款资助你们,可到我们这里购物,你们怎么这么不讲理呀!……”一路走一路气愤离开。

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说四川人,或成都人,都江堰人都是这样“宰”外乡人,而应应实事求是,公正评判,还是有许许多多诚实的四川人,成都人,都江堰人微笑服务。只是说在汽车客运站,城市交通运输业,或者旅店等之类窗口行业,应多规范,因为这些地点都是对外树立形象的窗口,就像一个人的脸一样,一眼就能看到的,触觉到的。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