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环保?火灾?代理扫墓?_700字

时间:2022-07-26 07:36:25 作者:会员上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几千年来,杜牧的这首诗似乎成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的唯一写照。

  清明节是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为故去的人扫墓,烧纸钱,人们也利用这次机会带领孩子去烈士陵园,纪念馆,深切缅怀先辈们。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文化,吸取内涵。

  清明节烧纸钱也是民间祭祀不可少的。但是,有时候因为人们的粗心大意引起了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济南某山上一天着了两次大火,火势极其凶猛,人们也忙的“不亦乐乎”!这种祭祀方式对环境也是有弊的。

  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大家应该选择一些环保的方式来祭祀。济南某墓地为前来祭祀的人们免费提供蓝丝带氢气球。把蓝丝带系在墓地旁的松树上,表示对故去人的思念之情。在氢气球的下面的卡片上写上要说的话,让气球遨游在蓝天的怀抱中。

  网络无处不在。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差别有目共睹,现实世界的人们为了“念”,虚幻世界的人们为了“钱”。本来严肃的追思怀念却沾上了铜臭味。

  虚幻世界——网络,新潮流形象“代理扫墓”,生活不是肥皂剧,现代化的意义也并非全然否定传统的节日信仰,“代理扫墓”这出节日乱象,就好似严肃环境的黑色笑话,不但破坏了原有的环境氛围,还留下了许多笑柄,显得不伦不类。它代理掉的不仅仅是亲情,还有源远流长的节日信仰。

  我们应该始终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不管现代化的程度有多高,不管节日的形式怎样演变,如果脱离了价值与信仰,传统节日只会是断线的风筝,越飘越远。

  新时代,新要求,文明,环保得到进一步的认可。文明祭扫,环保祭扫,清明节,让水更清,天更蓝!

山东菏泽鄄城县第十二初级中学初三:张珊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