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进化_1000字

时间:2022-11-02 07:36:22 作者:会员上传

  从孔融让梨的历史典故到不懂得什么叫礼仪的现代社会,从一个礼仪之邦到一个人人自私的时代,从五千年前的古代文明到五千年后的思想腐败。可见人类的进化并没有带进思想的发展!

  三国时期,战乱使千万家庭流离失所,人民惶惶而不可终日,今天,和平是世界的主旨,人们过的是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唐朝时期,诞生了一个不公平的制度—科举制度,今天,人人平等的考试机制成就了千万莘莘学子;今天先进的农耕机器代替了北宋时期的秧马,推动了农业生产;新时代的人类废除了麻烦的活字印刷,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的电脑和打印机。

  诚然,新时代的到来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益处,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但是,人们的思想、心灵、人格等等却发生了反面的进化!

  我的家长告诉我:“看见别人打架要躲的远远的;看见有人偷东西就当作没有看见,免的招来麻烦;能避免的事情一定不要搅进去;路见不平也不要‘多管闲事’!”我想可能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多管闲事”的人还是少得可怜。难道看见那些违法的事情发生就应该视而不见么?难道就任那些不道德的人为所欲为么?难道这就是进化带来的思想进化么?就这样遗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抛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去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么?坦白的说,我的家长们都是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是长辈,可是他们的教育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是在引导青年人模糊的思想进入一个危害社会的领域!倘若我们的人格接受那个教育,我们再把它传授给下一代,这样一直传下去的话,最后。全中国的人都会变成自私自利的人,这种思想会让一个富强的国家瞬间灭亡!

  人们在怕什么?怕自己揭发了小偷会遭到报复?怕多管了闲事会吃亏?还是怕没有人会站出来支持你?如果是这样的话,革命烈士欧阳海在面对疾驰而来的火车时,他有想过怕什么吗?刘胡兰在面对敌人的砍刀时,她有想过怕什么吗?无数先烈在敌人面前有想过怕什么吗!没有!他们只想过这样做是值得的,只想过这样做是正义的,只知道这样做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没有一个人会为自己想过,没有一个人会觉得有什么好怕的,甚至没有一个人在做出决定之前仔细考虑过,因为他们只有一颗爱国的心,只有一份爱国的情,只会想着为他人付出!不正是因为这些一心为人民的革命英雄,我们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事实说明,一个自私的人是社会的毒瘤,一种自私的思想是国家的危害。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但愿人人也可以有一个为大家,为人民,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心,让二十一世纪的鲜花开得更鲜艳!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