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读后感

时间:2023-05-23 04:22:21 作者:会员上传

《情书》读后感

《情书》读后感1

  看过这部电影,我以为印象不是很深,再看这本书,慢慢就回忆起电影的一些画面。藏在记忆深处,当重温时才发现好多自己觉得没留下的记忆。

  当时想看电影是因为比较有代表性的男主的剧照,手持一本书在窗户边翻阅,可能是阳光和风太温柔,也可能是男主太好看(真相了),这张剧照给我印象深刻,才空闲时点开电影。我很少看影视作品,更遑论这种有点文艺小清新的作品,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觉得电影怎么好看。今天看这本书也是逛书城刚好看到熟悉的名字,还有“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摘录,顺手加进了书架。看书的过程中,就慢慢跟随情节出现一帧一帧似乎熟悉又陌生的画面。一口气看完小说,这种意犹未尽的结尾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都会有些遗憾却又觉得到这儿刚好也最好。说不上有什么感觉,但又觉得有些许东西留下,也许下次再看会有不同的感觉。

  这个城市今年雨水尤其的充沛,屋外雨声很大,我是不介意的,这种大自然的语言,虽然我听不懂,但并不觉得喧嚣,反而会有一点点好感。

《情书》读后感2

  我知道这是一本很多80后作家赞不绝口的书,所谓“纯爱小说”最早的经典之一。但是其实我以前并不是很喜欢读这类的小说,相比而言我更喜欢社会性和现实感比较厚重的文学。当然我也不是作家,顶多是个在家里坐着的人,所以之前没有读过也很正常。

  话说这本书曾经是我大学时代,在读书馆里面拿起过很多次又放下的书之一。

  还要再说远一点。我是个很怕孤独但更怕热闹的人。所以春节这种普天同庆的节日基本上不是我的菜。但是既然有大把的在家坐着的时间,干点可以在鞭炮声里面安静一下的事情也是很不错的。这样,回家的第一天我就跑到书店买了两本书,本来只打算买最近大热的九把刀的《那些年》,但是这本书正好就在它的旁边,于是心里一动也就顺手买了下来。

  真的只是顺手,嗯。

  可是拿起来就有点放不下了。

  情书讲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藤井树找藤井树。因为男孩藤井树的意外离世,女友博子向藤井树旧时的地址寄了一封本不可能得到回复的信件,却意外地寄到了同名同姓的女孩藤井树那里。在信件的一来一往中,一段尘封的爱情往事逐步揭开。结尾的一刻让人意外惊喜却又不禁动容。

  作为纯爱小说,这个故事真的是纯得不能再纯了。不得不承认,岩井俊二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煽情的描写,一切都是那么淡淡的,从从容容。不论爱恨情潮还是生离死别,不论清新、欢乐、忧伤还是残酷,都是那么淡淡的。虽然作者的感情没有写在文字里,却留在了读者的心里。读完这本书,或许你不会在哪个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是那些画面却不知不觉地映射到你的脑海里,让你不停地回想。

  整部书里这样的画面很多。苍茫的大雪,博子仰起头想象藤井树最后时刻看到的天空;教室里黑板上的粉笔画;图书馆里,藤井树在借书卡上不停写下的名字;多年以后博子在群山里面的呼喊;那些热衷于“寻找藤井树”游戏的孩子们兴奋的脸庞。这些画面是那样真实,就好像出现在你的身边一样。我没有看过电影,但是这部小说的作者仅凭文字就给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细腻而丰富的世界,让人由衷地敬佩。

  书中有一段文字给我的印象最深,我忍不住折了一个角来纪念它——

  “想象着铃美对秋叶的感情,秋叶对博子的感情,博子对藤井树的感情,藤井树曾经对同名同姓的女孩的感情,以及那个女孩现在对曾经同名同姓的男孩的感情。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

  整部小说看完,没有一个地方提到情书两个字。情书在哪里呢?是博子在信中寄托的思念吗?还是中学时代的藤井树,在借书卡上一次次留下的同一个名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其实整个故事已经变成一个完整的情书,这个情书不是博子的,不是藤井树的,也不是作者的,这个情书是我们每个人写给自己曾经纯真的年代的,写给自己的回忆的。爱可以变淡,可以尘封,但永远不会消失。

  当博子一次次在白雪皑皑的群山中问候“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当女孩藤井树看到那孩子们递来的借书卡上画像的时候。那一刻我们一定会相信,有时候,爱真的可以穿越空间的距离,穿越时间的隔阂,甚至穿越生死的结界。

  那一刻,爱,未央。

《情书》读后感3

  一本书,两个爱情故事,三个人的情感归属。喜欢回忆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往事,深沉且充满眷恋。更喜欢作者那字里行间那股回忆中的忧伤与美丽。每一个人都会有初恋,在初恋之前也许会有那么一个暗恋的对象。你也许会把他变成初恋,也许会让他成为你心中永远的珍藏。这种感觉简单而纯粹,如樱花般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百转千回直达心底最深处,鲜明而深刻。

  “你相信一件钟情吗?”藤井树说。“我相信一件钟情。”博子说。这是第一个爱情故事的开端,但是好的开始不一定有好的结局。好的结局中间也许掺杂了许多的辛酸。藤井树的死亡对博子是一个打击,也意味着这段爱情是没有结局的。但是博子的深情使我感动,两年后的她来到藤井树的墓前,虽心如止水,但是最深的爱是可以在静默中没有任何声响的存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最深情的男子,总是沉默的像棵树”。我想说博子的爱更胜于此,无法忘记已逝去的人,就牢牢的记住。她之后寄出第一封信的疯狂,还包涵了深深的思念。收到第一封回信后博子的激动,才真正开始见证她两年后一如既往的情感。同时也见证博子将要退出这场爱恋,因为此后一切她都不再是主角,真正最幸福的是另外一个藤井树。

  秋叶在故事中是作者的一条线索,因为他是使潜在的暗恋明晰化的一个转折。他喜欢博子,他对博子和安代有着愧疚,在登山过程中,在发生意外之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他放弃了他的好友,却救了更多的人。他必须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有生机。他一直默默的在背后保护着博子,所以博子也有自己幸福。

  在与女的藤井树通信时,博子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他男友的事情。回忆也因此慢慢的展开,和这段回忆只关乎于两个同名同姓的人。博子只是一个回忆的见证者。以前的藤井树与藤井树在一个班上,他们一起接受了很多的嘲笑,他们一起去做图书管理员,还因为名字而拿错试卷,因为试卷他们又发生了一写很温馨的事情,还有最后男藤井树离开时交给女藤井树的那本书。都体现了男生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书中最浪漫的事是最后在校园中掀起的“寻找藤井树”游戏,他默默的做着这些,却不曾用言语表达过。在博子看过藤井树本人与之后从她的书信的字里行间渐渐的明白了一些事情。最后她把所有属于他们的回忆都寄回去了。当年那本书也浮出水面,里面有着一张画着藤井树的卡片。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是幸福的。所以博子在明白一切后,能够很平静的接受。同时相信秋叶与博子最终能得到幸福。

  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真挚的感情没有磨灭,生命是短暂的,而爱情是永恒的。藤井树的暗恋是最单纯,唯美,无暇的。就这样静静的回忆,就这样细微的回忆。勾勒出的情感也是细水流长的。这样一段宛转曲折的心意,感动的应该不仅仅是当事人,同时还有博子,有作者,还有我们。

《情书》读后感4

  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来最炽热的一个月,冯亦代和黄宗英二人十几年前的情书结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比七月的天气还要热。写情书的冯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惊喜,我看到了恋爱中的冯先生的另一面。这个有着二十岁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阅尽人间沧桑、醒世冷峻、待友宽厚的冯亦代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耆宿冯伯伯吗?

  先生在世时,我作为出版社编辑接洽过他的文稿,作为记者写过先生的访谈录,作为晚辈作者和译者得到过先生指教,自以为对先生比较熟悉,但那些接触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识。冯先生在我们这些本该称他爷爷却随着其他长辈称他为伯伯的后进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丰碑,只是偶尔在采访中谈到儿时失去母亲时略露一丝感伤,但那丝哀愁转瞬即逝;只是谈到忙于事务耽误了自己的文学梦,历尽劫难后多次中风,想写本自传小说却“写不动了”时,眼角里泛起过瞬间的晶莹;只是在等待迎娶黄宗英的那个秋天,先是振臂一挥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后和我谈起“黄妈妈”还有几天才能来时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冯先生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是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费力地说普通话的智者长辈。

  但是在黄昏恋中,冯伯伯真正释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发般的爱欲,让冯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们这些熟悉先生的晚辈,终于因了这些公开发表的情书而认识了整个的冯伯伯,尽管是在他去世之后,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冯先生在他的情书中告诉黄宗英说不想在他在世时发表这些情书,深怕有对年轻人“教唆”的嫌疑。这个可爱的冯老,他哪里知道,他这样学贯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情书,真是给华语年轻人写的情书呢。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英文书信大全,里面有一类情书,但即使找了双语俱佳的译者翻译出中文对照文本,还是翻译腔十足,很难让恋爱中的人照抄不误,关键时刻还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觉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动芳心。而冯先生是把西洋的表达融化到他的中文表达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爱欲之书,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般的情色性爱诗篇无不浮现着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着中国文化的浸润。如果说这样的情书是“教唆”,恋爱中的年轻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个中西文化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达,果真能偷得其一缕真谛并能亦步亦趋,那也需要某种天资和学养而不可。

  当然,能激发冯先生聊发少年狂做了“爱哥哥”的那个“小妹”则是冯先生这些激情倾诉文字的动力来源。我们的大明星兼大作家黄宗英,抱着嫁过高山(赵丹)只能嫁大海(冯亦代)的信念,在年近古稀时向冯先生发出了爱的信号,本是情理重于男女之爱的,却不料激起冯先生如此喷薄的爱情火山爆发,最终黄宗英自己也被这座火山融化,写出了“深深深深地亲你”和“吮你我的爱”这样的句子。一对“爱哥哥”和“渴望共枕的小妹”,就这样鱼雁传情八个多月,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本火热而厚重的爱欲之书,这是一段美丽的恋情佳话,读了,除了感动,除了感染,更为这一对老爱人感到幸福。他们分别与自己心爱的人(安娜和赵丹)度过大半生后又才子佳人牵手黄昏,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爱情生涯,是才女明星的黄宗英使学富五车的老夫子冯亦代焕发青春,是热烈智慧的冯亦代成了黄宗英心灵的港湾,珠联璧合,欲罢不能,这是他们前生今世修下的福分,而他们的情书必将造福于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无论长幼。

《情书》读后感5

  藤井树。宛如一小片雪花一般的飘落在了心头。明明一打开始就知道结局了,但到最后心中总还是会被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子弄得平静却又微微的动荡着。

  结局写得很是平静,没什么动静。藤井只是微微的有些脸红罢了。但在心中却让所有的东西都化开了。也不知怎的就结束了,但是又不是遗憾。

  有人说:“真不甘心!怎么就这样结了!肯定还有后续的!一定是被谁撕了!”

  但我却觉得正是这样的结局,太无趣的结局让之前在雪中醒来的博子,让之前下的雪都恰倒好处的融化掉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犹如一片小雪轻轻地到来有毫无声息的离开了。

  让人不觉得想:啊,下了一场雪啊,只是下了一场小雪罢了。

  好像真实却又不实际,却在人们不知道时洗净了人们的心灵。下过了一场雪,一场似梦非梦的雪,留下了一片空白的世界。让人什么都不想做了,只剩一点点思绪,回忆着树与树他们之间微妙的、古典的爱。

  岩井俊二,《情书》,也许只是一份无法割舍的爱吧。

  “你好吗?我很好。”一开始不抱有任何希望,只因为不可能,却创造了接下来神奇却平常、疑惑却清明的故事。虽然有总觉得博子不是很可怜吗?成了树的代替品。但这样不断地思念着谁,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幸福吗?虽然还是有些残忍,但不需要了,已经足够了。因为最后它不留痕迹,是全部被融化了。被我,被博子,被树与树统统融化了。

  博子将树与树的所有回忆都还给了树,树也将他的爱在十多年后传达到了。虽不是个喜剧,但古典的雪,古典的爱,让人觉得,美得深沉啊。

《情书》读后感6

  胥胥以前挺爱看书,最享受独自在静谧的图书馆度过的淡淡时光,读后感--说说你读过的书。但现在很少静下心来看书了,不记得上一本让我沉迷的书叫什么了。

  你爱看什么书,哪本书读完最有感慨?说说吧…昨天接表妹过来玩,她的行李是一个背包,和一袋书。仿佛看到几年前的自己,走哪都会带上几本书。可是现在,书,我已久违了。

  最近一次看完的书还是去年九月份买的《情书》,作者:岩井俊二。当我翻完《情书》最后一页时,又接着看了岩井俊二的同名电影。不得不说,他用文字缔造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又用胶片记录下这些画面,所有他受到那么多文字爱好者和电影爱好者的喜爱。

  书和电影一样,不同的时候看,心境完全不一样。第一次看《情书》,四个字"清新感人"。也有人说岩井俊二是中国的王家卫,没错,他们都是小资和小清新的制造者,读后感《读后感--说说你读过的书》。但是他们的作品我只看了一点点,不是我没有时间,或者作品不吸引我,我只是想,如果看完了岩井俊二,青春就走远了。以后再看的话,就会像老人在回忆往事了。

  写着好像有点离题了,下次看书的话,再来认真写读后感吧。Joicellai(麻雀的TD)跟lz一样,也爱泡在图书馆的静谧时光。那是此生最美丽的时光。现在工作了,心也浮躁起来,静不下看书,唯一还保留的是继续听古典。每天一点点。虽然,我床边有一大堆书,可是很少翻。最近读的一本书,大概是一个月前,是几米的一本画册salyharry(HOT BLOOD)三国演义。

《情书》读后感7

  在这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爱好。当我在书海中眼花缭乱不知该选哪本时,《校园情书》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名不虚传,《校园情书》写的是在每一所中学学校都有可能发生的情感故事,是用青春书写的情书。里面有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与学生的亲近,青春期朦胧的恋爱感觉。看这本书,与其它书不同的`是,它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与众不同的是,《校园情书》中的班主任“达达”老师,他的开朗、另类的教学方式、通情达理、孩子气等等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完全不同于其他老师。这样的老师应该是所有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吧。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十分向往这样的老师。

  《校园情书》中的第一张“志形燕归楼”是我记忆中最深的一章。原因就是与我相近,感触大。对呀!每一个女生宿舍总有一个最懒的,一个最吵的,一个最安静的,一个最贪吃的,一个做老大……宿舍就是我们另一个家,同学之间的友情就是在宿舍培养的。当我看完这章时,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宿舍所发生过的事。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疯狂,嘴角的弧度慢慢扩大。我们的宿舍也曾闹过“减肥”的风波,不同的是,书中是做瑜伽,而我们则是做一些零星稀奇的动作。最使我感动的莫过于最后一章“你一路都在”。同学之间的友谊多么深厚啊,它往往会超过你的想象。我也是料及不到的,他们为茹茵同学写的两篇日记,办纪念会,让友谊成为彼此心中的永恒。看着看着,使我想起《朋友》这首歌,多么适合呀。

  《校园情书》写出了我们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情感世界。是让人欢笑,让人流泪,让人深思的励志故事。《校园情书》的确是一本属于我们的青春期指南,将伴随我们,在青春之路上越走越远!

《情书》读后感8

  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来最炽热的一个月,冯亦代和黄宗英二人十几年前的情书结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比七月的天气还要热。写情书的冯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惊喜,我看到了恋爱中的冯先生的另一面。这个有着二十岁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阅尽人间沧桑、醒世冷峻、待友宽厚的冯亦代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耆宿冯伯伯吗? 先生在世时,我作为出版社编辑接洽过他的文稿,作为记者写过先生的访谈录,作为晚辈作者和译者得到过先生指教,自以为对先生比较熟悉,但那些接触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识。冯先生在我们这些本该称他爷爷却随着其他长辈称他为伯伯的后进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丰碑,只是偶尔在采访中谈到儿时失去母亲时略露一丝感伤,但那丝哀愁转瞬即逝;只是谈到忙于事务耽误了自己的文学梦,历尽劫难后多次中风,想写本自传小说却写不动了时,眼角里泛起过瞬间的晶莹;只是在等待迎娶黄宗英的那个秋天,先是振臂一挥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后和我谈起黄妈妈还有几天才能来时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冯先生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是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费力地说普通话的智者长辈。

  但是在黄昏恋中,冯伯伯真正释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发般的爱欲,让冯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们这些熟悉先生的晚辈,终于因了这些公开发表的情书而认识了整个的冯伯伯,尽管是在他去世之后,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冯先生在他的情书中告诉黄宗英说不想在他在世时发表这些情书,深怕有对年轻人教唆的嫌疑。这个可爱的冯老,他哪里知道,他这样学贯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情书,真真是给华语年轻人写的情书呢。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英文书信大全,里面有一类情书,但即使找了双语俱佳的译者翻译出中文对照文本,还是翻译腔十足,很难让恋爱中的人照抄不误,关键时刻还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觉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动芳心。而冯先生是把西洋的表达融化到他的中文表达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爱欲之书,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般的情色性爱诗篇无不浮现着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着中国文化的浸润。如果说这样的情书是教唆,恋爱中的年轻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个中西文化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达,果真能偷得其一缕真谛并能亦步亦趋,那也需要某种天资和学养而不可。

  当然,能激发冯先生聊发少年狂做了爱哥哥的那个小妹则是冯先生这些激情倾诉文字的动力来源。我们的大明星兼大作家黄宗英,抱着嫁过高山(赵丹)只能嫁大海(冯亦代)的信念,在年近古稀时向冯先生发出了爱的信号,本是情理重于男女之爱的,却不料激起冯先生如此喷薄的爱情火山爆发,最终黄宗英自己也被这座火山融化,写出了深深深深地亲你和吮你我的爱这样的句子。一对爱哥哥和渴望共枕的小妹,就这样鱼雁传情八个多月,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本火热而厚重的爱欲之书,这是一段美丽的恋情佳话,读了,除了感动,除了感染,更为这一对老爱人感到幸福。他们分别与自己心爱的人(安娜和赵丹)度过大半生后又才子佳人牵手黄昏,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爱情生涯,是才女明星的黄宗英使学富五车的老夫子冯亦代焕发青春,是热烈智慧的冯亦代成了黄宗英心灵的港湾,珠联璧合,欲罢不能,这是他们前生今世修下的福分,而他们的情书必将造福于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无论长幼。

《情书》读后感9

  据说,没有谁的青春不会和岩井的小说摩擦出火花,因为他的文字里承载了关于青春的全部记忆,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找寻到、回忆起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所以,本文与其说是一篇读书心得,莫不如称作是作者对青春的感悟和独白。在简短地回顾了小说的干净、温暖、甚至忧伤之后,文章旋即过渡到青春意义的追问。岩井的答案会告诉你:青春是美好而短暂的,唯有我们自己才能把握这段精彩,所以,努力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期待的。岩井的小说仿佛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和青春。

  适用话题:“我喜爱的一本书”、“青春的记忆”、“生命的意义”……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在家里的书橱里发现了一本小书,粉色的封面配上白色的雪花,给人一种温暖。封面上小小的“情书”二字,映衬着整本书,有种特别的味道。“岩井俊二”四字映入眼帘,印象中,有不少朋友曾提起过他的作品,在谈笑之间,无一不流露出对他的赞许。此时无聊,我拿起这本小书,开始翻阅。

  从翻开第一页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彻底吸引了。干净得甚至不留一丝华丽修饰的文字,在每一句言语和每一个字符里,透露出一种久违的温暖,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喝温水,虽然没有一点刺激的滋味,可静静品味一番,觉得那是最可口且长久的东西,不会腻烦。

  故事的开端弥漫着浓浓的忧郁与惆怅。雪花飘白的时候,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藤井树与另一个藤井树,他们之间的纯真回忆,就埋藏在这个只有天知地知,甚至还未能你知我知的世界里。常常会想,如果没有这份纯纯的情感,那青春的年华该要怎样追忆,才算得上完整?而你我这等凡人,要如何握住岩井俊二先生信笔涂鸦下的华美时光,如何让自己这片树梢的叶片,不至于在微风拂面时黯然凋落?

  一个人的生命,怎样才算是精彩的,有意义的,这我无从诉说。但在岩井俊二的小说里,我却分明看到了那种朴实中的闪光,那种不用刻意灌溉,却会无心插柳般萌生的美好情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短暂而脆弱的,我们可以拿着它看似漫长的表象肆意挥霍,也可以让自己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所谓享受中而任它流淌,还可以无所事事却毫无畏惧地直面时间。所以真正能把握这种精彩和意义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无从选择自己的生活,却可以选择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不能决定成败,但至少可以努力付出以期待美好的结果。

  岩井俊二先生是一个杰出的导演,但他的文字绝对不比他的电影逊色。一个出色的歌手,或许会跳舞,但鲜有会跳芭蕾且功底过硬的。岩井俊二的“歌”十分悦耳,而他的“芭蕾”则在很大程度上更耐人寻味。《情书》,便是“歌手的芭蕾”了。

《情书》读后感10

  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部日本拍的电影《情书》。那时候我第一次看,给了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感觉是一种淡淡的喜欢,是一种暗恋的滋味。

  和你在一起后,我又一次看了这部电影《情书》,我开始感觉到淡淡的味道里,有一种爱的感觉。

  今晚我决定和你分手,说了很坚决的话,想你不要再来找我。我的小猪自尊心很强,估计你也不会再来找我了。我想这辈子都可能没有机会与你见面了。 20xx 年8月18日下午3点20分,你那天是穿着黑色的上衣,穿着蓝色的牛仔短裤,依旧是长长的的头发。临走时,回头看了我一眼,挥了挥手,似乎想和我说再见。然后你转身,离去,你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你,你我的回忆便到结束了。我看《情书》里,我想起我最后一次见你的情景,可能也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你了。我的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释放出来了,我想对你说:我爱你,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我这辈子最爱的人是你,陈慧瑶!

  在我陷入回忆的那一刹那,我想我似乎看到《情书》里面一种爱,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爱。当不能再爱你时,我选择将你放入我的心里,将你装进我的回忆里 ……

相关推荐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追风筝的...

    放风筝的人读后感

    放风筝的人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放风筝...

    《为了他的尊严》读后感

    《为了他的尊严》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导语:《追风筝的人》是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讲述一个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富家少爷,经历了战争打响地恐惧,与父亲逃难至美国打拼的艰辛,完成学业后品尝到爱情的甜蜜,却...

    《追梦的人》读后感

    《追梦的人》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追梦...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

    小说的结尾又提到了风筝,从风筝中来,又回到了风筝中去,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很多年前,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很多年...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风...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