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陈寅恪-写人作文1000字

时间:2022-03-24 07:36:28 作者:会员上传

我从陈寅恪先生身上看到了三个阶段的人格演绎。

第一阶段是他求学路。陈寅恪出身在官宦世家,其父亲陈三立是戊戌变法四君子之一,变法失败后,其父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这份为国图强的抱负溶解在无奈的吟诵之中并传给了他儿子。陈寅恪13岁被送到日本读书,失去了“应科考,求功名”的机会,在异域他乡里,陈寅恪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深知,他的背后是一片混浑不堪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需要指引。

陈寅恪的博学离不开聪慧的天赋与超人的勤奋。他精通二十余种语言,学习数学、物理、研读《资本论》……可笑的是,西洋留学的13年里,他竟无一张博士文凭。他常去旁听其他课程而不要学分,不愿受一个专题的束缚而枉费光阴。而正是这种俯视学海的求学态度,使他的知识体系比一般的学者都更完善,贯通中西。

在这个阶段,陈寅恪所博览的知识似乎正隐射着他内心的某些品格,正向着他的为学境界进发。

第二阶段是他盛年时传道受业解惑的日子。作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整个清华上下,乃至整个学术界都没有一个人敢瞧不起他。他的学生,毕业后无不成了大家。他在西洋学习了东方学后,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文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时刻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我想,这正与“当我们聆听异域的音调后,才会对中国音乐有更深层的理解”一句相映。只有融入了各种文化之后,才能领悟文化自信的精髓所在。

二战的爆发,他的父亲陈三立绝食而死。似乎是陈寅恪整个人生的转变。他的第一次学术转向也正在此时转变为“中古史”的研究。同时,他的眼睛由于高度近视,又用眼过度,右眼视网膜剥离,已经看不见了。对于读书人,眼睛可是整个身体最要紧的。眼睛看不清了,学问要再进展也就难上加难了。可陈寅恪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去逃难,他不想就这样而枉费前半辈子苦苦得来的学问。在这段背负着家仇国恨的逃亡路上,他作的大多数书与批注都被烧毁和盗没了,永久地沉眠在时间中。但与此同时,陈寅恪心中的坚忍、抱负,也愈发鲜明深刻起来。

第三阶段是他的晚年。不得不说,陈寅恪人格之伟岸,也正是在此时完全地显露出来。他在摔断了腿,瞎了眼的艰难条件下坚持授课,秉持着一个老师所能及的道德上限。他也不断致力于匡正当时的学术风气与人心世道,主张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得以发扬,一个人若是没有独立的精神与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研究学术。这都是他毕生的恪守。

我想何谓大师,一定是特定时代下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的人物。他们在那个时代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等他们埋入了土壤,也将永久滋养着后世。

相关推荐

    鹰与人

    《画鹰》中的"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杜甫的“万里寒空只一日,金眸玉爪不凡初。”鹰是空中的雄狮,它展着傲翅,在山中不断滑翔,“雄鹰”是我们所向往的。所以诗人有感而发“会当凌绝顶,一...

    仁者无敌

    人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所以有感觉去关注生活,发现美好。现代汉语词典中,宽容的意思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而仁爱的意思是:能同情,爱好和帮助别人。仁爱在宽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提倡仁爱...

    理想

    理想犹如一双翅膀,能够驱走黑暗的风暴。理想就像一首歌谣,可以勾起往日的怀念。理想胜似一杯香茗,让你感觉温暖如春。有人曾问过我,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感到了非常恐慌,我竟然没有理想。到底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小时候,每当走进医院,医院中弥漫着消毒液的...

    大树

    那一棵停留在马路边上的大树,早已不知多年,好像记得当时小的时候大树早已经这么雄壮了。沧桑的树枝映射在午门前面,地上呈现的倒影早已斑斑驳驳。娇小的嫩枝又在质朴的树干上存活。这一棵存活长久的大树,人们怀着一颗敬仰的心,来拜访它。它撑着自己敦实的...

    月色正浓

    夜月正浓往事已成烟,浮现在眼前,透进来的一缕光,正是月亮的清香。——题记岁月无缺,独倚望明月,自古明月出诗歌,我道不等闲。静谧的夜,芳华的月,映入面前一缕悲伤。我道无人不知我,愿道是我不知人。饱览群书,汗牛充栋,又如...

    在春天里回忆雪的温暖

    春天来了,我却久久不能忘怀冬天里雪的温暖。那场雪,来得有些迟。它几乎越过了冬天,踏着迎春的号子翩翩而来,仿佛怕是来得早会搅扰了这个温柔的暖冬,又仿佛是怕整个冬天不来,会给生灵带来莫名的遗憾。是呀,没有雪的冬天是不完美的,虽然它的到来已迈过了...

    平凡的爱

    真正的爱不分大小,不分等级,不论你我。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爱的存在,爱有时感天动地,爱有时润物无声,爱有时难以言状。5。12汶川大地震,撼天动地,这场地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即使现在提起此事,许多人依旧记得当时的情况,这些场景十年难忘,并早已经...

    生命

    若想让人不枉此生,就去提高生命的意义,当我们生命意义无与伦比之时,我们生命的境界自然也就不一般了!当人类面对广袤的大自然时,会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人生一世百年而已,而自然界却已经存在亿年之久,还不知道它的终点在何方?在世界大自然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