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大爱——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时间:2023-05-30 15:41:33 作者:会员上传

《金陵十三钗》真的是一部很震撼人心的电影。

银幕上的场景触动着我的视觉神经,自己仿佛也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那个极度的炼狱中。

沉沦的南京依旧充斥着热血,因有勇士与他存在继续与日本军做着殊死搏斗,我因哪怕只剩一人也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不惜冲在死亡的前线保护教堂的女学生的中国士兵而感动,因他们的痛而痛;为日本军队在南京到处搜抓女学生,对女性如牲畜般的蹂躏、残杀而而激愤;为那些逃命的沦落风尘的女子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代替女学生的去参加日本军队所谓的庆功宴而对他们激赏,同时又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彻骨的辛酸和深深的无奈。

电影院中的我只能静静地坐着,默默强忍着想哭的冲动,整颗心都是那么的沉重和苦涩。

回家的路上心久久不能平复,想哭却不知为了什么,可能是为了那些惨烈牺牲的战士而哭,可能是为了那些惨遭日本军队杀害和蹂躏的女性而哭,也可能是为了中国大陆上曾有过这么深深地炼狱,同时也为中国的统治腐败而哭,为统治者的无知而哭,为日本侵略军的愚忠而哭,他们似乎已经丧失了“人之初,性本善”这种人性的基础,那是何等的悲哀啊!

最终电影并没有交代那些那些代替女学生去日本军营的女人结果如何,只是交代了女学生最终是如何在外国人的帮助下顺利逃离了南京,些女人或许是活着出来了,或许是被那些日本军给残杀了,相比前者而言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宁愿相信前者。

伟大的祖国孕育了我们,但是一场炮火轰击了我们的国门,伟大的土地印上了印上了侵略者的足迹。中国人民拿起了我们的武器,和他们进行了战斗,可是,那些自以为是勤劳、勇敢的官僚们却一味的退缩,才造成南京的悲剧!如果当时每个中国人民都敢于拿起自己的武器去对抗我们的敌人,那么中国也就不会被摧残到如此境地。

在如今这个和平的年代,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要时常保持警惕,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上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帝国主义国家更是不能失去了戒心。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居安思危。

相关推荐

    《美丽人生》观后感——生活中的泪

    泪是人情感最真实的表达。泪的存在不是为了说明失败的脆弱,更是对人生苦乐跟超脱的诠释。片头,《美丽人生》带来的是无尽的喜悦与欢乐,是一个家庭的美好。幽默风趣的父亲,温柔贤惠的妻子,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幕幕带来的都是生活的美好。可是,一切都在一瞬...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12年9月2号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收看《开学第一课》,今年这个节目的主题是“美就在身边”。“铃铃铃”……随着清脆的铃声,我们的第一课就开始了。第一节课的班主任是王...

    观《霸王别姬》有感

    面对楚汉争霸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虽然项羽最后失败了但是我还是喜欢项羽的。就像李清照说的“生亦豪杰死亦鬼”,想想当初霸王举鼎,破釜沉舟。楚霸王是何等的豪气云天,虽然吴江一别,但西楚霸王仍然是西楚霸王。其实我特别想项羽能回...

    观电影《真爱》

    我观看了电影《真爱》,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泪水几次无声的流淌,我深深的感动、感慨••••••影片是真人真事,讲述的是新疆维吾尔族大娘阿尼帕和她的丈夫阿力马洪,在那个极度艰难的岁月...

    最美少年小感受

    “最美少年”中,黄凤推着她爸爸去上海治病的事迹最打动我。她十分有孝心,很孝敬她爸爸和奶奶。年仅十几岁的她,这本是她最美好的时光。她每天为她爸爸做饭、喂饭、做家务等。她推她爸爸带着奶奶,还有轮椅,步行去上海为她爸爸治病...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14年的《开学第一课》讲的是“父母教会我”,共分为四节课,分别是“孝、爱、礼、强”我看后深受启发。孝,是中华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是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

    观《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有感

    观《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有感 厦门实小六年三班张子牧周末,我在家里观看了反映甲午战争与北洋水师历史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以下简称“甲午大海战”),我感触颇深。该片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

    看《赌博默示录》有感

    阴谋家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重要的是懂得看穿他们的阴谋,然后,再击败他们——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部日本电影,写的是一个负债累累的人,通过一场场赌博,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赢得了自由,也赢得所有人的自由,所有人的尊重,这是一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