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体裁:词 年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作品评述

【注释】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关外。

聒:喧闹,嘈杂。

故园:故乡,家园。


【古词今译】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是明珠的长子。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值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当时纳兰性德年仅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但是全词读起来,却不让人轻松,似乎是有心无力之状。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伴随皇帝出行时的一路上的风景,也有山回水之意。“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骑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就应该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就是山海关,作者是在伴随皇帝去山海关以外还有很远的长白山,“那畔行”正是说明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榆关”,而是在“榆关”的“那畔”。 “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那畔”犹如“那厮”,“那边”,“那处”,作者会脱口而出此俗语,很显然既有一种放松,也有一种不情愿。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夜幕下,在群山里,一排排营帐里透出的耀眼的灯光,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
“风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时间,旧时夜里的一种计时单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聒碎乡心梦不成”,夜里,寒冷的风雪吹打着帐篷,作者怎么也睡不着,失眠了,于是于寂寞无奈之中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因此才有“故园无此声”。其实并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以往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睡帐篷、听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由此才觉得“故园无此声”。
总的来说,这首词写得很传神,很动情,然而状观之处却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来,这可能源于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中不悦。不过这样一来,恰恰又集豪放与婉约于一体之大成,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得后人的喜爱和传诵。

窦凤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b52fb0100axon.html


长相思 -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相关推荐

    《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

    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溪风到竹初疑雨,秋月如弓渐满弦。残梦远经吹角戍,明河长亘 衣天。哀蛩饯晓浑多事,也似严更古驿边。...

    《古北口》

    古北口乱山入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新图已入三关志,往事休论十路兵。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生平。...

    《密云》

    密云白檀山下水声秋,地踞潮河最上流。日暮行人寻堠馆,凉砧一片古檀州。...

    《送三韩李若士省亲之楚(若士尊公时提督湖广》

    送三韩李若士省亲之楚(若士尊公时提督湖广秋到离亭暮。羡风前、珊鞭玉靶,翩然竟去。借问此行何所向,笑指巴烟郢树。是乌鹊、惯南飞处。路入南荒休骋望,有陶公战舰空滩雨...

    《咏铁马同云臣赋》

    咏铁马同云臣赋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廊檐马。碎珮琮琤,丛铃戛(王+吉),依稀客窗闲话。更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几悲诧,多少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流...

    《蜀山谒东坡书院》

    蜀山谒东坡书院水拍晴莎,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扬。打鱼放鸭,四月好时光。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鸣榔,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

    《咏美人秋千》

    咏美人秋千昨夜湔裙罢,今日意钱回。粉墙正亚朱户,其外有铜街。百丈同心彩索,一寸双文画板,风飐绣旗开。低约腰间素,小摘鬓边牌。翩然上,掠绿草,拂苍苔。粉裙欲起未起...

    《游京口竹林寺》

    游京口竹林寺长江之上,看枝峰蔓壑,尽饶霸气。狮子寄奴生长处,一片雄山莽水。怪石崩云,乱岗淋雨,下有鼋鼍睡。层层都挟,飞而食肉之势。只有铁瓮城南,群山嬴秀,画出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