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体裁:词 年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
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作品评述

【注释】:
这是一首风致深婉的怀乡词。上片写空间之广大,以表现乡愁之深广,下片以眼前物色的变化来表现词人的迟暮和滞留之感。全词由天而地,由远而近,缘景入情 ,把游子的情怀表现得深婉动人,缠绵悱恻,情真意切。
开篇“楼上”句,言晴空寥廓,四面下垂,是对环境、气氛的渲染。一个“垂”字能在人们心头唤起一种自高而下的辐射状的空间之感来 。“楼前”句以接天的芳草借指通向故乡的道路,富于形象美,含蓄蕴藉地表达出黯然别恨和悠悠乡思 。“劝君”句是自言自语的独白。此句一反“远望可以当归”之意。言作者正是由于怕触动这无法排遣的乡心,才不敢凭高眺远 。这是翻进一层的手法,却吞去后半不予点破,可谓深沉委婉。
下片三句写阑珊春事引起的乡思 。一 、二句对起,写新笋已长成绿竹,春花却落为燕泥。此二句以花木消长,时序推移,这对比鲜明的景物触发词人的羁怀旅思 、暮感悲心。“忍听”句语出李中“忍听黄昏杜宇啼(《 钟陵禁烟寄从弟》),而运典自然,一如己出 。“林表”,即林梢 。杜鹃啼声哀苦,如唤“不如归去 ”,故亦称催归鸟。词人的一片归心,于结句点出,然亦点到即止 ,不作过分渲染,而寄兴深微,自成妙诣。
此词的结构颇具匠心 :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缘景入情 ;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 ,发抒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荡气回肠,淋漓尽致。


浣溪沙 -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
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相关推荐

    《沁园春 问杜鹃》

    沁园春 问杜鹃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兴亡常事...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鹊桥仙 夜闻杜鹃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作品评述】...

    《瑞鹧鸪 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

    瑞鹧鸪 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昔日人言拾菜郎。根*菜甲总盈筐。春夏秋冬闲不得,温炎凉冷镇长忙。今日予言截彩郎。能为斡运做经商。愿静一心休作用,好将四季...

    《临江仙 闻杜鹃戏成》

    临江仙 闻杜鹃戏成一片闲心闲不倦,腾腾兀兀忘机。晓来微雨过窗扉。翠霞青嶂里,还听杜鹃啼。句句不如归去朗,我今已应归期。功成自是步云霓。何须施巧辩,苦苦竞相催。...

    《万年春 杜鹃》

    万年春 杜鹃春暖烟晴,杜鹃永日啼芳树。声声苦。劝人归去。不道归何处。我欲东归,归去无门路。君提举。有何凭据。空设闲言语。...

    杜鹃啼血

    【拼音】: dù juān tí xuě【解释】: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出处】: 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

    《浣溪沙 杜鹃》

    浣溪沙 杜鹃血洒青山尽作花,花残人影未还家。声声只是为天涯。 有恨朱楼当凤阙,无穷青冢在龙沙。催还不得恨琵琶。...

    《杜鹃花》

    杜鹃花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作品评述】似血如朱说的是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事。杜鹃花 - 秋瑾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